2013上半年,出售与并购成为零售行业的焦点话题。继中粮、华润的各种并购传闻之后,近日百佳出售的消息一经传出便引起了业内高度关注。
李嘉诚现在已在资本市场放盘旗下的百佳业务,尽管谁是接盘者尚不清晰,但此次百佳的出售,也许预示零售业迎来进一步的整合。
国资企业可能成为接盘者
近日香港媒体透露的几大可能接盘和记黄埔百佳业务的潜在金主,并认为“其中以资金实力及实际需要而言,中资企业可能性最大”。华润、中粮成为百佳潜在接盘者的首批“重点可能对象”。而分析的理由主要集中在百佳销售网络庞大,对有意进军香港的中资企业有一定吸引力;以和记黄埔作价百佳10亿美元~20亿美元推算,手持大量现金的“国字号”华润及中粮,收购百佳并不令人意外。
除了华润、中粮等本土企业外,同样专注零售业务的家乐福、沃尔玛等欧美企业,也被提上“疑似名单”。有投行界消息称,和记黄埔早前其实已与家乐福、沃尔玛等欧美企业有初步接触。然而,盈联研究员从熟悉沃尔玛业务的业内人士处了解到,沃尔玛并没参与收购百佳的业务。中粮集团新闻发言人殷建豪也表示:“我们没有听过有此事。”而直至截稿之时,还未收到华润创业方面对此事的回复。
百佳或成并购潮前奏
2013年上半年,华润欲收购英国乐购超市在华业务,而韩国乐天马特超市很有可能以不低于5.5亿人民币的估价,出售给另一家中资背景巨头中粮集团。
华润创业2012年财报显示,华润创业零售业实现销售835.06亿港元,同比增长19.1%,实现净利润28.71亿港元,同比增长了49.8%。截止到2012年底,华润的零售业务拥有4400家门店。
中粮集团旗下的几大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并未涉及超市零售。不过,中粮实力雄厚,打造全产业链的发展思路,进入零售业务也并非不可能。
华润系以并购著称。2002年,华润开始斥巨资收购苏果;2011年,华润以36.9亿元人民币(约44.63亿港元)的价格收购江西最大的零售企业洪客隆100%股权。
根据公开资料,尽管乐购早在2004年就进入了中国市场,但目前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。而乐天玛特进入中国市场后业绩一直不佳,接连亏损,2008年、2009年、2010年分别亏损51亿韩元、84亿韩元、60亿韩元。
盈联研究员从乐天玛特山东片区的一位经理处了解到,乐天玛特的经营状况一直都不是很好。
而百佳在中国香港、澳门及内地华南地区约345家店,其中,香港和澳门地区拥有门店283家;目前百佳在香港市场占有率为33.1%,仅次于另一品牌惠康。
和记黄埔2012年财报显示,在持续努力提升店铺生产力与成本效益带动下,香港百佳超级市场取得理想的营业利润增长。但是,在内地,百佳超级市场业务收益总额,未计利息、税项、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与营业利润在2012年均有下降。
盈联研究员认为,与乐购、乐天玛特相比,百佳似乎更有优势。华润收购百佳,其原先在香港排名第三的超市业务,将超越惠康成为香港最大的超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