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工信部至今不作明确表态的情况下,中国电信 WiFi 手机的“闯关”,将成为政府监管态度的“试金石”。它决定的不仅是中国电信用以推进“ C+W ”战略( CDMA 与 WiFi 网络融合发展)的 WiFi 手机的前景,更决定了中国作为全球 WiFi 手机的最后一个“禁区”能否被突破。
中国电信的 WiFi 手机可能面临的结局有三种。
第一种是乐观的结局。工信部将在适当的时机宣布放行 WiFi 手机,电信 WiFi 手机成为新政策下的第一批“幸运儿”。而紧随其后,联通有望引进的苹果 iPhone 手机也将“借光”,得以保全 WiFi 功能入华销售,从而避免和这两年引进的其它智能手机一样,成为玩家笑称的“阉割版”。
第二种是折衷的结局。工信部对 WiFi 手机采取默认的态度,不支持也不禁止。如果这样,中国电信的 WiFi 手机将全盘复制当年的“小灵通现象”,在用户的拥护下一路打着“擦边球”发展壮大,既成事实后再得到迟到的承认。
第三种是悲观的结局。工信部重申禁止 WiFi 手机,就此断了电信运营商发展 WiFi 手机的念头。联想移动参与了中国电信的 WiFi 手机计划,联想移动的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就表态 : 如果得不到政策允许,联想的 WiFi 手机将在正式上市时关闭 WiFi 功能。这种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。
可以肯定,当初规定手机不得支持 WiFi 一定有良好的初衷。只是时移事易,有些规定需要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。
在手机上放开 WiFi 会不会冲击移动通信业?我们不能在空想中放大恐惧。 WiFi 手机是全球化的趋势,其它国家都能泰然处之,为什么独独在中国就断定它会成为一个“祸害”。今天众多用户呼吁 WiFi 手机,是希望享受到高速的手机上网,而不是期待监管部门所担心的网络电话。老实说,在手机通信费大幅降低的今天,有多少人会为了省一点点钱,到处找 WiFi 热点去打几个语音质量不好的电话?
更何况 , 今天的 WiFi 手机想禁也禁不了。市场上上百万的水货手机都具有 WiFi 功能,许多热衷手机上网的用户之所以盯着水货手机买,除了价格实惠,就是因为看中 WiFi 上网功能。就算中国电信定制的天翼手机、联通有望引进的 iPhone 都被解除了 WiFi 功能,用户仍然会去购买水货 WiFi 手机。现在一个令人忧心的事实是:越是接受移动互联网的活跃用户,越是去使用水货手机。这对国家、对电信运营商都不是件好事。
任何管理制度都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,过去规定用户不能在家中私自安装传真机,过去规定黑客入侵普通的家庭电脑不算违法,环境变化后这些规定也都被修改了。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,有些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。